對于心理或精神障礙,是否進行科學的診治,是至關重要的,決定了患者是否能夠痊愈,將來是否容易復發(fā),決定了疾病對生活造成損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慮不愿來醫(yī)院尋求幫助,或不愿堅持治療,關于醫(yī)生在臨床工作中常見的誤區(qū),小陽幫大家摘錄了部分內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見誤區(qū)一: 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開,是軟弱的表現。
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樣。約五分之一的人經歷過抑郁癥、焦慮癥或其他心理問題的困擾,是否患病取決于先天素質(比如小時候對同樣的刺激會產生比別人更強烈的情緒反應)、成長經歷和后天環(huán)境變化幾個因素綜合的結果,并不是由單一的因素導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開的人,更絕非軟弱。很多名人得過抑郁癥,比如: 美國總統(tǒng)林肯、克林頓,英國首相丘吉爾,王妃黛安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這些人都有著杰出的頭腦和強大的人格魅力。而焦慮障礙更為常見,由于焦慮是存在于每個人身上的本能,有時焦慮過多就會發(fā)展為疾病,容易焦慮的人往往有著更強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做人做事更為認真。
常見誤區(qū)二: 吃藥是抑制神經,對大腦有刺激,長期吃藥能把人吃傻。
真相: 抗抑郁焦慮藥物的機理是調節(jié)大腦內負責情緒的物質比如五輕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會刺激大腦,更不會讓人變傻。恰恰相反,長期的抑郁、焦慮或強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腦海馬區(qū)體識的縮小,導致記憶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說對大腦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藥物,藥物反而可能會改善和逆轉疾病引起的大腦功能下降,增加海馬區(qū)的體積,恢復由于疾病原因受損的記憶力、注意力、執(zhí)行
力。
常見誤區(qū)三: 我吃了幾天藥,感覺很不舒服,網上說的太嚇人了,還是別吃了。
真相: 有些抗抑郁藥服用初期會出現惡心、食欲下降、頭暈、頭痛、心悸、震顫等副作用,這些副作用通常會在一到二周內減輕乃至消失。如副作用顯著無法忍受,可相對醫(yī)生建議的藥量再進一步減半或減到四分之一,緩慢逐漸加量,一般都可規(guī)避明顯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網上看到別人吃藥后出現的各種副作用以及一些對精神心理類藥物的負面評價,之后對吃藥更加望而生畏。其實這很像網上對一件商品的評價,再好的商品也會有1-2%的差評,藥物也一樣,再好的藥,也會有少數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時有90%多的好評,可對于藥物,吃藥之后副作用不明顯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會上網發(fā)表觀點,所以就導致我們只看到了那少數的差評,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評,但是醫(yī)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藥后的反應,無疑多數都是好評
常見誤區(qū)四: 我吃了幾天藥,感覺癥狀加重了,看來我得的不是這種病,醫(yī)生診斷錯了。
真相:尤其對于焦慮的患者,由于他們的體質比較敏感,更容易感覺到不適,服藥初期癥狀不緩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顫、焦慮、驚恐的感覺變得更加突出,一般緩慢加量可避免這類反應出現,藥物一般見效需要兩周,等到兩周后往往效果開始出現,而加重焦慮的副作用通常會消失不見。
常見誤區(qū)五: 我吃了一段時間藥,感覺已經好了,沒有必要再治療了,也不愿意去醫(yī)院。
真相: 無論對于抑郁、焦慮、強迫,或是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必須經過維持治療才能鞏固療效并預防復發(fā),剛剛好轉就停藥往往很快癥狀就會再次出現,將來復發(fā)的幾率同樣會升高。感覺變好往往是在藥物的幫助下變好的,所以這個時候離開藥物很可能再次變得不好,這時有人會問,那這么說是不是要永遠吃藥呢?其實多數疾病不需要終身服藥。我有時會給患者打個比方,藥物的維持治療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撐一棵要倒下的樹,如果支撐的時間過短就拿開這個棍子,樹還是會倒下,而如果連續(xù)支撐幾個月的時間,再慢慢移開這個棍子,我們會發(fā)現這棵樹沒有支撐也不會倒下。長期服藥會重新塑造大腦神經的功能,所以維持治療后復發(fā)率會明顯下降,并不像興奮劑那樣只是吃的時候有效停掉就失效。
常見誤區(qū)六: 藥物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
真相: 并沒有這樣的作用,藥物不會作用于人體負責生長發(fā)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認,國內基本沒有批準治療青少年抑郁癥的藥物,因為藥廠沒有在國內申請相應的適應癥,沒有經過相應的研究,但同種藥物在歐美常被批準用于青少年,因為進行過的研究比國內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們國內的醫(yī)生并不會放任不管,會經常給18歲以下的患者應用抗抑郁抗焦慮藥,因為安全性通常沒有問題。醫(yī)生治病,其實在為每一位患者權衡治療的利弊,通常利遠大于弊我們才會給患者用藥,如果可能出現的損害多于療效,醫(yī)生絕不會給患者使用。很多家長會很擔心給孩子用藥,覺得能不用藥盡量不用,事實上如果達到了用藥的程度,相比藥物副作用來說抓緊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帶來的“副作用”,要遠遠多于藥物可能的副作用。長期的抑郁焦慮會給生活、學習、工作、人際關系以及身體健康帶來損害,而藥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
常見誤區(qū)七:吃藥后病情好轉了,盡早減少藥量。
真相: 為預防復發(fā),多數疾病是需要足量維持治療的,也就是說初期吃哪個藥量有效,就在維持期(無癥狀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服這個藥量。盡早減少藥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種種誤區(qū),出于對服藥的顧慮。
常見誤區(qū)八: 吃藥后體重增加了,藥里面有激素。
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對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礙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引起抑郁和焦慮,所以醫(yī)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藥物。但是不可否認,有些藥物因為其藥理特性對一些患者是會引起體重的增加,旦出現顯著的體重增加,應及時在復診時將情況反饋給醫(yī)生,我們會根據情況調整藥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設法使體重下降。
常見誤區(qū)九:吃抗抑郁藥能把人變成抑郁癥,吃抗精神病藥能把人變成精神病。
真相: 這種觀念我聽很多患者說起過,可見民眾對精神類藥物誤解頗深。如果我們吃降壓藥能否把我們變成高血壓患者?吃降糖藥之后能否變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挂钟羲幰膊粫谷俗兂梢钟舭Y,因為這類藥物是起到提高情緒的作用,不會壓抑人的情緒。對一些抑郁焦慮的患者,我們還可能會小劑量用些抗精神病藥,來改善睡眠、食欲、緩解焦慮、或用來緩解沖動行為,或者有時作為強迫癥治療的增效劑,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規(guī)范應用這類藥物安全性通常是沒有問題的,更不可能把人變成精神病。
常見誤區(qū)十: 吃了一段時間的藥,!感覺沒有任何好轉,看來吃藥解決不了問題。
真相:藥物起效時間一般平均需要兩周,有時還會延遲到二到二個月,而且抗抑郁抗焦慮藥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總會有患者對某種藥物不敏感,但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無法治療的,如果一種藥物在最高劑量仍然無效,我們常常會合用另外一種藥物或直接更換其他藥物,近年來陸續(xù)有新型的藥物問世,有時可以達到過去藥物達不到的效果。有時我們還會在服藥的同時合并心理治療、物理治療等等,之后往往會出現效果。切勿輕易就放棄治療,因為心理精神障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醫(yī)生雖然不是萬能的、也同樣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上述的種種誤區(qū),就是一些常見的阻礙患者疾病康復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學,全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治療,才會有更好的療效,獲得更多痊愈的機會。可惜很多患者拒絕就醫(yī),不相信自己的問題可以通過醫(yī)生的幫助得到解決,或是在就診一次之后不再復診,無形中錯過了康復的機會,最終讓疾病遷延不愈,是件很遺憾的事。